四、人才培养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10     查看次数:

(一)提高学生学术创新能力

通过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将真实司法案例编入教材、带入课堂、转为实战;通过当事人主义教学法,指导带领学生开展公益维权和社会服务;通过模拟法庭一体教学法,将课堂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学科竞赛融通。研究生在参与式教学法中,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突出成绩:2015年来,在团队教师的主要指导下,湘大参与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北外-万慧达杯知识产权模拟法庭大赛、湖南省高校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共获得各类奖项22项,其中一等奖有8项。另外胡宇清副教授指导研究生完成的《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实证研究》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另外,团队教师在本科专业开设调解方向班,共培养调解专业方向学生150余人。

(二)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立足基层开展实证研究,淬炼研究生对民生的仁爱之心,增强服务社会的情怀使命和奉献法治的责任担当精神。团队充分利用与湖南省各级法院、检察院以及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等全国34家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寒暑假,廖永安教授亲自组织团队教师带领研究生奔赴全国一线开展实证研究。近10年来,已有研究生近200人次,对诉讼费用、人民陪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赋强公证等开展实证调研,足迹覆盖约全国十余省、百余市县乡村,形成数百万字访谈记录和实证数据,并出版了《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诉讼费用制度专题实证研究》、《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证研》、《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14册)等高水平实证性学术著作。这些成果也先后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等机关完善相关领域立法的实证资料和理论支撑,打造出了诉讼法学实证研究的湘大学派

典型事例:2017年暑期,团队教师带领研究生及部分大学生40人,分7个小组奔北京、陕西、江苏67地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考察中国行调研实习。团队教师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在车站码头、社区街市一起发问卷、做访谈。一个月的调研共获得问卷上万份,开展座谈访谈500余次,形成了数十万字的调研报告,期间还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江必新副院长的接见。2016年暑期,团队教师带领19名研究生在湘潭开展农村法治社会发展调研,在高达40度的炎炎酷暑中,师生共同完成了3000户农户的访谈调研,全面考察了农村纠纷解决、留守儿童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成才环境

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理念,对研究生成长、发展给予全方位关注、关心和支持。团队负责人廖永安教授即使在腰椎盘疾病卧床治疗期间仍在指导学生论文。而且,他的科研经费全部用于支持学生开展调研研究和生活所需。另外,在廖永安教授的带领下,导师团队对研究生论文的指导精准到每一处文献、每一个标点符号。在学院所有办公场所中,诉讼法研究生工作间常年是师生相聚最频繁、研学气氛最为浓厚的地方。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诉讼法专业研究生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学业成果,也实现了事业的追求与目标。

突出成绩:近5年来,先后有20余名研究生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湖南省优秀毕业生、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金、湘潭大学校长奖等荣誉。30余名硕士研究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知名法学院的博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国图尔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境外知名法学院校交换学习。在已经毕业的部分学生中,有的已经成长为法律界的领导干部或骨干教师,如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石世态、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印仕柏、海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邓和军教授、唐茂林教授,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易玲,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林启等。一批毕业生获得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湖南省审判业务专家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CCTV中国(湖南)法治人物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等称号。


上一条:三、科研成果(近3年)
下一条:五、建设规划

Baidu
map